在線咨詢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聯系我們

    電 話:0451-53626290

    傳 真:0451-53605901

    郵 箱:hljjxdj@126.com

    網 址:www.alfadhal.net

    手 機:13359511555石先生

        13936500235黃先生

    地 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東大直街259號深業大廈14層A號

法律法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法律法規

各市(地)、省直管市政府(行署),中省直有關部門和單位:

經省政府主要領導同意,現將省政府消防安全委員會制定的《黑龍江省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實施方案》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黑龍江省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

2017年6月30日

黑龍江省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實施方案

為有效遏制電氣火災高發勢頭,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國務院安委會部署,省政府消防安全委員會決定在全省組織開展為期三年的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全面排查整治電器產品生產質量、建設工程電氣設計施工、電器產品及其線路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隱患和問題,嚴厲打擊違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電器產品行為,排查整治社會單位電氣使用維護違章違規行為,力爭通過三年綜合治理,實現電器產品質量明顯提升,建設工程電氣設計、施工質量明顯提升,社會單位電氣使用維護安全水平明顯提升,全省電氣火災事故顯著減少。

二、組織機構

為確?;顒釉鷮嵱行ч_展,成立省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 王大為 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副組長 葛相君 省消防總隊總隊長

王忠華 省安監局副局長

成 員 韓 巖 省質監局總檢驗師

趙恩澤 省工商局副局長

李泰峰 省住建廳副廳長

潘 楊 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

孫 飚 省水利廳副廳長

杜 毅 省工信委副主任

王志偉 省電力公司副總經理

衛保太 省教育廳安全處處長

韓慧峰 省文化廳副廳長

趙武君 省商務廳副廳長

姚偉明 省郵政管理局副局長

吳小平 省民政廳副廳長

王福學 省衛計委副主任

張孝春 省旅游委監督管理處處長

郝敬江 省民委副主任

朱 輝 民航黑龍江安全監管局黨委副書記

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省公安消防總隊,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負責分析研判,研究對策措施,加強工作調度,互通信息,組織督查檢查,推動各項治理措施落實。

三、治理內容及工作措施

(一)全面開展電器產品生產質量綜合治理

1.全面開展電器生產領域治理。嚴格落實電器產品生產企業資質審批、認證管理,加強獲證企業日常監管,嚴厲查處無證非法生產行為。嚴查電線電纜、開關插座等生產企業在絕緣材料、阻燃原料、線芯材質、線徑等方面不按標準或降低標準生產行為;嚴查套牌、貼牌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的違法行為;充分利用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及時曝光違法違規企業和不合格電器產品名單,進一步完善電器產品質量源頭監管機制,提高管理能力,規范生產秩序。

2.全面開展電器產品流通領域治理。加大對電器產品批發市場、銷售儲存倉庫以及銷售門店的監督檢查力度,對檢查發現的重大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嚴厲打擊銷售無證或偽造、冒用認證證書、無廠名、廠址等來源不明和不合格商品違法行為。加強對以網絡、直銷等方式銷售電器產品的監管,把好“線上、線下”電器產品銷售質量關。進一步完善電器產品流通領域監管機制,提高監管效能,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二)全面開展建設工程領域電氣綜合治理

3.加強建設工程電氣設計質量管理。規范建設工程電氣設計,落實電氣工程設計質量終身負責制,嚴查設計單位不按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設計行為,依法追究因電氣設計不符合標準規范而導致電氣火災事故的設計單位責任。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火災高危單位在條件許可時應設計電氣火災監控系統,從源頭上、技術措施上嚴格把好電氣火災事故預防關。

4.加強電氣施工質量管理。落實電氣工程施工質量責任制,嚴格電器產品及其線路施工進場檢查驗收。嚴查施工單位不按設計圖紙施工、偷工減料、使用劣質電線及質量不合格電器產品等問題和隱患;嚴查監理單位不履行施工質量監理責任,嚴查質量不合格電器產品在工程上使用和安裝;嚴查施工不規范造成電線絕緣層損壞、電纜井(溝)封堵不嚴密等隱患問題。依法追究因電氣施工質量問題導致火災事故的施工、監理單位責任。

5.落實建設單位電氣質量管理責任。建設單位不得明示或暗示設計單位或施工單位違反工程建設強制標準,降低電氣設計和施工質量。按照合同約定,由建設單位采購有關電氣及配套產品的,建設單位應當保證電氣及配套產品符合設計文件和合同要求。

(三)全面開展電器產品使用管理領域綜合治理

6.強化電氣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嚴查社會單位用電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落實問題;嚴查社會單位電氣線路敷設不規范、用電負荷超額、電源插座數量不足以及未設短路保護裝置、私拉亂接電線、使用無證、“三無”電器產品、未配備專業電工等問題。

7.推動社會單位開展電氣線路、設備檢測和維保工作。要按照《消防法》和國家其他法律法規要求,推動屬于人員密集場所、公眾聚集場所、公共娛樂場所、易燃易爆生產、儲存、經營單位、文物古建筑以及舉辦各種大型群眾、經貿、文化、展覽活動等場所,每年對電氣線路、設備進行一次全面檢測和維護保養。社會單位開展電氣線路、設備檢測應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委托經省級計量行政部門檢定合格的中介檢測機構承擔,中介檢測機構對所出具檢測報告的真實性、準確性承擔法律責任。

8. 推動社會單位應用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督促屬于《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第10.2.7規定范圍內的建筑和場所,在條件許可時設置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積極鼓勵引導《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第10.2.7規定范圍以外,屬于《黑龍江省火災高危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中所規定的火災高危單位非消防用電負荷設置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推廣設置的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應通過國家強制性產品CCC認證,并在《中國消防產品信息網》可查詢。

9.推動城鄉社區、村鎮電氣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以街道、鄉鎮為基本單元,排查城鄉社區、鄉鎮電氣線路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定,電表箱設置位置是否符合規范,線路連接是否符合標準;核查用電負荷是否超過初裝容量;檢查是否存在私拉亂接電線、使用“三無”電器產品等問題。督促落實安全用電管理制度,電工必須持證上崗,定期開展電氣安全檢查,加強安全用電常識宣傳。要檢測排查老舊建筑、棚戶區、易燃易爆建筑密集區、社區、村鎮電氣線路、設備,并將電氣線路改造納入城中村、棚戶區、老舊小區和傳統村落改造內容。對整治難度大的區域性電氣安全隱患要掛牌督辦,限期整改。

10.加強電氣相關從業人員監管。加強電氣設備管理、使用和維護等相關從業人員安全培訓、考核和管理工作。健全規范電氣相關資格證書發放、考核機制,切實提高電氣從業人員技能水平。加大對電工等專業技術人員持證上崗檢查力度,做到持證上崗。

四、治理時間和步驟

2017年6月開始至2020年4月結束,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階段(2017年6月底前)。各地、綜合治理有關成員單位要根據本地實際按照職責分工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全面動員部署,廣泛開展宣傳,動員各級、各單位廣大群眾積極參與。要組織對有關部門、社會單位責任人開展一次集中培訓,明確治理標準、排查重點和整治方法、要求等相關內容。

(二)自查自糾階段(2017年6月至10月)。各地要組織發動電器產品及其線路生產、銷售和使用單位,建設工程電氣設計、施工以及物業服務企業等單位,自行組織檢查,對電氣線路、設備全面檢測,排查電器產品及其線路是否符合法律法規、技術標準規范要求,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建立臺賬落實整改。

(三)建章立制階段(2017年10月至2020年4月)。各地要結合實際,進一步完善電氣管理法規和技術標準,健全用電安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建筑電氣防火性能、電氣系統維護保養及電氣檢測等方面要求。按規定將違法違規生產銷售電器產品和開展電氣設計施工的企業單位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平臺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定期公布違法違規行為,督促企業單位嚴格執行電氣安全有關技術標準,全面推進電氣安全管理制度化、規范化,鞏固綜合治理成果。

(四)集中整治階段(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各地要按照綜合治理要求,組成檢查組依法開展排查整治,充分利用法律、行政、經濟、輿論等手段,分階段集中查處違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電器產品行為,集中銷毀假冒偽劣電器產品,集中處理違法責任人,集中督促整改重大電氣安全隱患。

五、階段工作目標

(一)2017年6月30日前

各地、綜合治理有關成員單位制定并上報具體實施方案和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辦公室名單;各地要對有關部門、社會單位責任人開展一次集中培訓。

(二)2017年10月31日前

1.各地要組織全部電器產品及其線路生產、銷售、建設工程電氣設計、施工以及物業服務企業等單位完成自查自糾工作,并建立臺賬,實現75%的生產、流通領域電器產品符合國家、行業相關標準要求;全部建設工程電氣設計、施工符合國家、行業相關標準要求。

2.各地要通過排查、檢測摸清轄區內老舊建筑、棚戶區、易燃易爆建筑密集區、社區、村鎮電氣火災隱患底數并建立臺賬,制定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和改造方案,實現20%的老舊建筑、棚戶區、易燃易爆建筑密集區、社區、村鎮完成電氣火災隱患整改任務。

3.各地要組織社會單位完成電氣隱患自查自糾工作,落實主體責任,實現60%屬于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人員密集場所、公眾聚集場所、公共娛樂場所、易燃易爆生產、儲存、經營單位和舉辦各種大型群眾、經貿、文化、展覽活動場所,20%的其他社會單位和全部文物古建筑完成電氣線路、設備檢測維護保養工作;20%的火災高危單位,全部文物古建筑設置電氣火災監控系統。

(三)2018年12月30日前

3.落實轄區內老舊建筑、棚戶區、易燃易爆建筑密集區、社區、村鎮電氣火災隱患整改責任,50%的老舊建筑、棚戶區、易燃易爆建筑密集區、社區、村鎮完成電氣火災隱患整改任務。

4. 80%屬于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人員密集場所、公眾聚集場所、公共娛樂場所、易燃易爆生產、儲存、經營單位和舉辦各種大型群眾、經貿、文化、展覽活動場所,50%的其他社會單位要完成電氣線路、設備檢測和維護保養工作;50%的火災高危單位設置電氣火災監控系統。

(四)2019年12月30日前

1. 各地要對電器產品及其線路生產、銷售單位繼續排查,對存在問題和違法行為及時查處,登記造冊并建立臺賬,實現95%的生產、流通領域電器產品符合國家、行業相關標準要求。

2. 各地要對建設工程設計、施工、建設單位電氣設計、施工和管理存在問題、隱患和違法行為繼續排查處理,登記造冊并建立臺賬;全部建設工程電氣設計、施工符合國家、行業相關標準要求。

3.落實轄區內老舊建筑、棚戶區、易燃易爆建筑密集區、社區、村鎮電氣火災隱患整改責任,實現90%的老舊建筑、棚戶區、易燃易爆建筑密集區、社區、村鎮完成電氣火災隱患整改任務。

4.90%屬于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人員密集場所、公眾聚集場所、公共娛樂場所、易燃易爆生產、儲存、經營單位和舉辦各種大型群眾、經貿、文化、展覽活動場所,80%的其他社會單位要完成電氣線路、設備檢測和維護保養工作;90%的火災高危單位設置電氣火災監控系統。

(五)2020年4月30日前

力爭實現全部老舊建筑、棚戶區、易燃易爆建筑密集區、社區、村鎮完成電氣火災隱患整改任務,全部生產、流通領域的電器產品符合國家、行業相關標準要求,全部社會單位完成電氣線路、設備檢測和維護保養工作,全部火災高危單位和文物古建筑增設電氣火災監控系統。

六、責任分工

在省政府消防安全委員會統一部署下,堅持政府領導、部門監管、單位負責、綜合治理的原則。市、縣級政府具體組織實施,各有關行業部門按職責抓好落實。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要納入2017至2019年度省政府對地市級政府消防工作考核、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和安全生產綜合督查檢查內容。

(一)各市、縣政府具體實施本行政區綜合治理,制定操作性強的綜合治理實施方案,分行業、分領域組織開展排查治理。

(二)各有關負有消防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職能分工,開展監督檢查,督促落實綜合治理工作。

質量監督部門依法負責生產領域電器產品質量監管,加大對電器產品及其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加強對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CCC)電器產品、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的日常監管,嚴厲查處無證非法生產行為;嚴厲打擊生產假冒偽劣電器產品違法行為,嚴把電器產品質量源頭關。

工商部門依法負責流通領域電器產品質量監管,加大對電器產品批發市場以及銷售門店的監督檢查力度。對監管中發現的重大問題,及時發布警示信息,嚴厲打擊銷售不合格和無廠名、廠址等來源不明商品違法行為。

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工業和信息化、電力等負有建設工程質量監管的部門,依法負責督促建設工程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認真履行職責,嚴格按照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進行電氣設計和施工,對發現的隱患和違法違規行為依法查處。

電力部門依法負責對電力行業各企業的監管,確保電力供應安全可靠。督促電網企業開展輸配電線路和受(送)電設備安全檢查,加強安全用電知識教育培訓宣傳。

公安與工商、質監等部門協作配合,對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電器產品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依法嚴厲查處因電氣原因引發火災的違法行為。

公安消防部門要依法做好綜合治理相關工作,強化消防培訓,嚴格監督執法,推動社會單位安裝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組織開展電氣線路、設備檢測和維護保養工作,聯合相關部門,完善法規標準,建立長效機制,鞏固綜合治理成果。

教育、公安、工業和信息化、民政、交通運輸、商務、文化、衛生計生、安全監管、旅游、文物、宗教、民航、郵政等各有關部門在地方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職責規定做好電器產品使用管理領域綜合治理相關工作。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落實責任。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各地區、各有關部門領導要高度重視,認真組織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實施方案,細化整治目標和整治措施,確定重點地區和重點環節,務求治理實效。要嚴格落實電氣防火安全責任制,嚴密責任鏈條,織密責任網絡,穩步推進綜合治理。對存在電氣重大安全隱患未落實整改措施和責任,發生重大電氣火災事故的,要依法嚴厲追究相關單位、部門有關人員責任。

(二)強化協作,形成合力。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作配合,聯合組織檢查、督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情況通報、聯合查處、案件移送機制,對發現的問題要追根溯源、一查到底,及時通報違法違規行為,移送違法違規案件,加強全鏈條監管和跨區域打擊力度,切實形成執法合力。

(三)廣泛宣傳,全民參與。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通過各種形式開展安全用電宣傳教育,普及安全用電常識。要積極利用各類媒介,教育從業單位和廣大群眾深刻吸取電氣火災事故教訓,曝光無證非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電器產品的違法行為,引導社會加強輿論監督,推動電器產品質量提高。鼓勵社會單位應用電氣火災監控技術,每年對電器產品及其線路檢測維護保養。鼓勵群眾舉報電氣安全隱患,形成全民關注參與電氣火災防治的濃厚氛圍。

(四)強化考核,確保成效。各地要對電氣火災治理實行分階段考評,并將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納入政府消防工作考核、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等有關安全考核內容,對未完成電氣整治工作任務目標的,一律不得評為優秀,全面提高地方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及社會單位電氣防火安全管理水平。

各地、各部門綜合治理實施方案和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名單,請于2017年6月30日前報送省電氣火災綜合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2017年10月5日報送階段性工作小結;從2018年起每年1月5日前報送上年工作情況總結,每年7月5日前報送當年上半年工作小結;2020年4月20日報送綜合治理工作總結。

聯系人:張一凡 電話:0451-51196311。


公妇仑乱在线观看日本_痞子gay大猛一xnxx直播_嘿咻嘿咻高潮免费观看网站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